退休之後,最好的活法其實是在自己身體情況尚可,生活能夠自理前提下,獨自居住或者和老伴住在一起。
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養老,和子女住在一起,其實很多時候是有苦難言。
01
前天下午,我剛剛走進社區,就碰到了王大爺。
我說:「王大爺,好幾年不見,你今天怎麼捨得回來看看。」
王大爺說:「我這次回來,是要常住的。」
六年前,王大爺興沖沖地告訴我:「我退休了,過幾天就去兒子家住。我兒子,可有出息了,現在在廣州買了房子,還自己開了一家公司。雖然公司規模不大,但收入也不少......」
我一直能夠回想起王大爺去廣州前的樣子。他以兒子為驕傲,把兒子吹捧到天上去了。
當然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兒女是最棒的,這是人之常情。更何況,王大爺的兒子,確實混得不錯,三十多歲就創辦了公司,在廣州買了房子。
02
王大爺在兒子家的六年時間裡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?
從王大爺嘮嘮叨叨的話裡,我算是明白了—— 他在廣州的日子,不好過,不僅遭受了兒媳的白眼,還常常被兒子嫌棄。
剛剛到廣州的時候,王大爺對這座城市充滿了好奇。王大爺和老伴每天坐著公車去公園裡玩。公園裡玩膩了,就去珠江邊上去吹風。
在廣州住了一年,大部分的街道,王大爺都去過了。這一年是王大爺最開心的一年,他認為,長見識了,看到了大城市的風景了。
過年的時候,王大爺的媳婦說:「以後,你們兩個老人,沒事別到處晃,要是弄丟了,我們可是沒有時間去尋人。要知道,我們家開公司,一天到晚都有忙不完的事情,你們不幫忙也就算了,還讓人擔心。」
媳婦是話裡有話,王大爺是個精明的人,一聽就懂。媳婦覺得,兩位老人身體還硬朗,可以去公司幫忙做事。
過完年,王大爺就主動請纓,去公司裡當門衛,王大爺的妻子在家裡做飯。本來退休之後,就想過自由自在的日子,可是王大爺卻成為了打工仔。
03
王大爺在公司當門衛,公司裡的員工總是指指點點,認為王大爺的兒子虧待了父母。過了一陣子,王大爺被安排做倉庫管理員的工作,每天就是清點貨物,空餘的時間可以看電視,聽收音機。
工作並不累,但是王大爺心累。他想不明白,兒子這麼有錢,為什麼就不願意孝順父母呢?在兒子創業之初,王大爺把家裡所有的存款都拿出來了,還把家裡的車庫賣了。
俗話說:「百善孝為先。」但現實卻告訴你,養兒養女不防老,養老還得靠自己。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,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東西,都給兒女,但是兒女對父母的愛,並不是無私的,兒女孝順父母,往往是有條件的。
後來,王大爺終於明白了,為什麼兒子對父母挑三揀四。不是兒子沒有能力,而是兒媳婦很要強,還掌握了家裡的經濟大權,兒子得聽兒媳婦的。
只要兒媳婦看不順眼的事情,兒子都得努力去改變,讓兒媳婦看順眼。兒媳婦認為公公婆婆不能白吃白喝,兒子就得好好管一管父母。
王大爺在兒子家裡住了六年,其中有五年時間是在打工,並且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。他如果還不「打道回府」,估計後半生都沒有好日子過了。
04
我勸你:退休之後,最好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。有人說:「人與人走得太近了,就是災難。」
父母與子女一場,是斬不斷的緣分。畢竟,父母把孩子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,就要擔負起對他們的責任,呵護他們的成長,助力他們的發展,幫助他們獲得在這個世界上自立自強的資本。
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日子過好,那應該是父母們最欣慰的事情。
所以有時候,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為自己的子女安排妥當,不讓他們受一點委屈或者挫折。
但是,緣分也總有散盡的時候,當子女成家過日子,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,那麼在這時候父母也要主動的撤出子女的生活,給他們更多的空間,也給自己一個更安逸的老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