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,就是要做一個善良仁慈的人,家長和老師都是這樣教的,社會上的人也是這樣講的,
可是到後來,那些生活得很好的人,我們發現都是一些狡猾的人,他們的人品不怎麼樣,可就是混得比較好。
相反,那些真正善良仁慈的人,往往過得比較辛苦,有的甚至被逼得走到了極端,這樣的人是可悲的,
因為我們小時候的教育有問題,在教育我們做一個善良仁慈的人同時,也應該教導我們,更應該做一個強大聰明的人。
正因為這種教育的缺失,所以善良仁慈的人最後都成了愚善之人,他們鬥不過狡猾奸佞的人,因為他們不相信世界有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。
一個心善的人,萬不可在這三件事上仁慈,否則傷害的是自己,而這種傷害有可能是終生的,所以一定要加以防范。
1、犧牲自己,成全別人。
有時,一個人的善良會打水漂,漣漪過了,也就沒有痕跡了。心善之人,切忌不要犧牲自己,成全別人,只要當你自己過得好的時候,才能幫助別人。
反之,誰又會心疼你呢?這個世界上,因為心善,成全別人,落得悲慘的例子數不勝數!
2、對傷害自己的人,施以援手。
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,有時傷害我們的人,往往是我們最信任的人,這才是最讓我們無法接受的現實。
可是沒辦法,社會就是這樣的,不會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。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人,你應該做的是敬而遠之,而不是在他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,因為他將來可能會再次傷害你。
千萬不要相信他悔改的語言,以及他鱷魚的眼淚,能夠傷害你的人,不過是利用了你的善良。而你,也不要給他第二次傷害你的機會。
這樣做並不代表你不善良,而是因為,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,第一次信任簡單,但是第二次信任很難。
3、把別人想得太善良,是對自己的殘忍。
我們總是容易把每個人都想得善良,因為我們本是善良的人,所以不願意把別人想得太壞。
但是往往也是這種思想,讓我們最後成了被傷害的目標。也許你會懷疑,為什麼有的人可以那麼殘忍呢?
這個問題我們無法想通,因為我們的心是善良的。
可以不去害人,但是一定要防人,這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。相信這個世界有美好的一面,但也會有殘酷的一面。
你應該首先保證的,不是任何人如何,而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。善良的人,不需要你的思想為他鍍金身,他也足夠善良。
但是,對於一個不善良的人,你對他的善意就是對自己的殘忍,給了別人傷害你的機會。
你的善良,需要給一個配得上你的人,我們可以不求回報,但是絕對不希望那個人以怨報德。
在付出的時候,心裡想的是助人為樂,至於對方怎麼想,我們就不得而知了。
要相信,這個世界上還是善良的人多,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出別人的善良,所以才會有不善良的人吧。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,自己來決定,不必參考別人。
不必介懷別人對你的評價,善良不善良都好,只要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心,那麼一切就都不是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