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終此一生,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這句話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很難。
比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做一個情商高、圓滑的人,受別人歡迎,為他人擔心,笑著讓每個人都滿意。
「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」
可當我們成為了這樣的人之後,卻發現自己一點都不開心。
▷ 本來已經很累了,朋友無聊叫你出去玩,你為了讓她開心,還是去了;
▷ 本來工作已經很忙了,同事有問題解決不了,你還是把它攬了過來。
你活得就像個小太陽,溫暖的對待身邊的所有人,總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
蔡康永在一個採訪中提到的觀點:
「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,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。」
什麼叫做冷淡的人呢?
不是說什麼事情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。
而是你不必要求自己滿足所有的期待,更不必對所有的事情都保持熱情。
「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」
很多人從小就是在別人的期待中成長,總是踮起腳尖去達成別人的期待。
小時候為了父母的誇獎而努力考出一個漂亮的分數,長大了為了家人的催促,奮鬥在相親的路上。
如果沒有達到期待,就會倍感難過,仿佛辜負別人的期望是不可饒恕的罪惡一樣。
總按照別人的想法生活,總因為別人的眼光和看法而改變自己。
最後的結果呢?
其實一點都不盡如人意。
既沒有活成別人想要你活成的模樣,也沒能成為自己。
總把別人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,總想著為別人的情緒負責。
有時候仔細想一想,這個世界上無非只有三種事:自己的事,別人的事,老天的事。
真正高情商的人,不是把「讓別人開心」當做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標,而是讓自己開心的同時,還可以照顧好別人的情緒。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。
但是一旦價值因為討好別人,溫暖別人,而逐漸變得模糊,總有一天你真的會忘記自己到底想要變成什麼樣子,想活成什麼樣子。
人啊,終究先要學會取悅自身,你可以讓別人舒服,但是請你也別為難自己。
如果溫暖很累,那就做個冷淡的人吧。